【概況】縣財政局是縣人民政府主管全縣財政工作的綜合部門,主要職責是貫徹實施國家的財政法律、法規,履行財政預算內外資金的籌集、分配、管理、監督職能,管理全縣會計工作。下設財力保障中心、非稅收入管理局、財政投資評審中心、惠農辦、基層醫療衛生財務集中核算中心5個二級單位,內設辦公室、預算股、國庫股、綜合股、行政政法股、農業股、經建股、社保股、監督績效評價股、采購監督管理股、國有資產管理股11個職能股室。
【財政收支】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381394萬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5116萬元,占預算32940萬元的106.61%,同比增長13.00%;省級補助收入313506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7759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15013萬元(含再融資債券7823萬元)。支出完成309700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96160萬元,同比下降11.82%;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176萬元;上解上級支出3541萬元;一般債券還本支出7823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71694萬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1723萬元,其中:縣級收入17910萬元;上級補助1653萬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51200萬元(含再融資債券7200萬元);上年結轉960萬元。支出完成54790萬元,其中:基金支出47508萬元;上解農業土地開發資金82萬元;債券還本支出7200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16933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5萬元,支出完成5萬元。
【支持經濟發展】緊盯國家和省上政策導向,重點圍繞鄉村振興、十大綠色生態產業、生態環保、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民生保障、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積極爭取專項資金,確保“三?!敝С黾皣伊舻滞硕愓呗鋵?。聚焦專項債券投資重點領域,全力爭取財力性轉移支付、中央、省級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和競爭性項目資金,做細項目前期準備、評估遴選、審核申報,切實發揮債券資金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全年共爭取落實各類項目資金、財力補助和債券資金315723萬元,其中:轉移支付資金111706萬元、專項資金137804萬元、新增政府債券資金51190萬元、再融資債券資金15023萬元,進一步壯大財政實力,優化債務結構,緩解財政支出壓力,有力保障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民生、水利、衛生等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預算執行】堅持稅收和非稅一起抓,加大與綜合治稅成員單位的聯系,積極尋找財源,增加財政收入;加強與稅務部門的信息共享,挖掘全縣增值稅、所得稅、房產、土地以及附加稅等稅種信息,認真分析,強化征管,做到應收盡收。發揮綜合治稅平臺作用,加強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重點稅種預警分析,有效堵塞稅收“漏洞”,促進財政增收。緊盯省內跨市縣土地指標交易、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公積金增值收益、人防易地建設費、罰沒收入等重點,狠抓非稅收入征繳入庫。
【財政管理】建立健全財會監督與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橫向聯合機制,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完善財政監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指導督促各預算單位公開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接受社會監督。按照《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10個行政事業單位和3家國有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并按省、市要求及時上報工作報告和報表,如實反映查擺出的問題和督促整改情況,對2家預算單位實施項目未公開招投標進行財政處罰,累計處罰金額3萬元。全面推行預算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著力構建規范透明的公共財政資金管理體系。對全縣2022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的縣級項目支出進行篩選,特別對縣委、縣政府重點安排、覆蓋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實施期長、影響力大的12個重點項目開展財政績效再評價,涉及11個單位和部門,項目總投資25599.4萬元,其中縣級投資13941.93萬元。
【國庫集中支付】采用省財政廳統一推廣的信息系統建立人行、財政部門、預算單位的預算執行一體化系統,將所有財政性資金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由財政國庫支付中心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將財政資金直接撥付到收款人??h財政以管理改革創新為突破口,以深化電子化管理改革為抓手,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國庫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全縣國庫支付提質增效、預算執行平穩運行。國庫集中支付通過全流程電子化運行,優化預算支出審核流程,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提高財政資金支付效率和預算執行管理水平。縣財政科學合理調度庫款,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和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全年共撥付資金427478.46萬元,為全縣鄉村振興、生態及地災搬遷、祁連山生態保護等工作順利實施提供財力保障。
【民生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把民生支出作為財政保障的重中之重,聚焦就業創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民生領域,支持辦好縣政府確定的10件民生實事,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實。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支出達17037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60%,最大限度保障基層運轉及民生支出,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資金監管】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建立常態化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機制。根據《甘肅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23年度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組織預算單位對通知范圍內的存量資金進行清理回收,累計盤活財政存量資金15127萬元,收回資金用于?;鶎舆\轉1233萬元、消化暫付款13894萬元。結合現行績效管理制度,制定《民樂縣縣級財政投資項目預算評審管理暫行辦法》和《民樂縣縣級預算績效管理結果應用暫行辦法》,健全完善事前績效評估和預算評審機制,提高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年內,安排評審項目145項,送審投資額39.19億元,完成評審項目100項,評審投資額12.52億元,審增投資額492萬元,審減投資額5309.82萬元,凈審減額4817.82萬元,凈審減率3.85%。
【地方政府債務】制定下發《關于建立健全六項工作機制切實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的意見》,按照《國務院關于〈甘肅省債務風險防范化解“1+10”方案〉的批復》要求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結合全縣實際,起草《民樂縣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法定和隱性債務風險實施方案》《民樂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實施方案》等一攬子化債實施方案,細化化解措施,確保隱性債務“只減不增”,存量政府債務穩妥化解。至10月底,全縣法定債務已還本付息25780萬元,其中申請再融資債券置換本金11300萬元,通過財力扣減的方式扣繳本金及利息14480萬元。全年省市下達民樂縣化解計劃為4600萬元,隱性債務已累計化債6859萬元,占全年化解任務的149.11%,超額完成年度化債任務。
【國有資產監管】全年處置各類資產2499.03萬元,新增辦公設備和辦公家具158.86萬元。梳理財政資產管理各項業務,確保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開展低效閑置國有資產專項清理工作,清理出閑置房產31處,建筑面積12612.19平方米,資產原值1360.36萬元;低效閑置設備及家具、用具類資產原值2.78萬元。加強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防范化解縣屬國有投融資公司債務風險,開展國有投融資公司債務清理工作,并牽頭制定《民樂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實施方案》《民樂縣“砸鍋賣鐵”籌措資金實施方案》。對縣屬國有企業人員、子公司數量、銀行賬戶、經營性融資平臺存量債務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并制定《民樂縣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提升實施方案》《民樂縣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政府采購】對標全省最優目標,落實整改提升目標和措施,強弱項、補短板,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的通知》,按照誰編制誰審核的原則,督促各采購人嚴格審核招標文件,向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及時報送公平競爭審查相關資料。持續推進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建設,常態化征集入駐網上商城供應商49家,完成訂單556筆,實現合同金額412萬元。為縣醫院、中醫院、民政局等單位辦理政府采購項目115項,全面落實價格評審優惠、優先采購等惠企政策,政府采購成交金額4.1億元,采購資金全部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采購資金100%為中小企業進行了預留。
【非稅收入管理】推進政府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管理和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確保非稅收入管理規范化、信息化和法治化。加快推進“互聯網+”非稅政務服務,推動非稅收繳電子化和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工作。運用非稅收入電子管理系統優化執收,簡化征收流程,推開“辦事繳費”一體化,實現“一網、一門、一次”服務模式,滿足社會公眾的繳款便利性需求。全年全縣非稅收入累計完成20428萬元,同比增收4939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數的58.17%。全縣納入非稅收繳電子化管理系統單位157個,累計發生收繳業務161495筆,涵蓋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各項收入,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便民目標,讓群眾切實享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財政、執收單位、代理銀行三方信息互聯互通、共享交換,有效堵塞制度執行中的漏洞,確保部門、單位執收行為合法合規,杜絕滯留延壓非稅收入現象,提升非稅工作服務效率和水平。
【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為統籌做好各領域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制定《民樂縣2023年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方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金融工作和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重要論述,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工作方針,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壓實各方責任,加強監測預警,緊盯主要風險點和風險源,壓降存量風險、嚴控增量風險,防止金融風險與其他風險相互轉化、交叉感染、積累疊加,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中小企業融資擔?!咳昝駱房h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保余額7539萬元,其中小微企業擔保余額為7352萬元,“三農”主體擔保余額為6537萬元,公司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堅持低費率收取擔保費,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綜合融資成本,對轉型企業、困難企業免收擔保費,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年內,累計為縣域165戶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等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擔保貸款531筆,擔保金額13.49億元,與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層次不斷加深。主動適應金融形勢新變化,順應企業融資擔保需求,以推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己任,以激活銀企關系、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為重點,以創新擔保運作機制、完善擔保服務功能為核心,在促進銀保、銀企合作方面取得積極的推動作用。